恐怖片与生死
我很害怕看恐怖片和恐怖小说,甚至于一些侦探小说,我也不敢看。但尽管我自己不想看,有极少的情况下我还是被迫看了那么一点点。比如《书虫》里面几乎都是侦探小说。老师们认为学生看这个可以提升英语水平,可到了我这就不是这么回事。我常常勉强看了个开头写的案情,接着就开始感到害怕,想要赶快弄清楚事情的真相。凭借我这样的英文水平自然是看不快也看不太懂,迫不得已之下只好翻到后面看译文。急匆匆地看完译文,再也不想去看前面的英文版了。实话说,我觉得还是拿说明类的文本锻炼英语阅读能力要好些,可惜大多数人都不这么想。
于是就像这样勉强地看了一点以后,我接下来几天脑子里一直都会浮现那本书中的画面,尤其是在晚上,我独自一人的时候。我可能已经有些被害妄想症的症状。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现象会逐渐淡化,直至我已经不会联想到那些画面为止,这个过程有时会需要两三个星期。在这段时间里,晚上一个人出去、夜深人静时去刷牙、上厕所等等时候都会让我感到很煎熬。有一次我冷静下来以后,分析了自己恐惧的内在因素。我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怕死,而是对当时那样一种环境缺乏控制感,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是未知的,这是使我恐惧的核心。再加上前面看的那些恐怖元素的渲染,最后形成了这个结果。
由此我也想到我们对生和死的看法。当看那些侦探小说时,我不禁感慨:这世界上的人大体可以分成两类。一类人安稳平淡地过完一生,平静的死去。他们当然是有些许害怕死亡的。我们绝大多数人就属于这一类。另一类人就如侦探小说里的犯罪分子和侦探一样,置生死与度外。他们的一生中,与死擦肩而过的机会太多了,可能随随便便就死了,而他们也不会为此感到恐惧。
恐怖片里面,出现最多的就是鬼。鬼,一般认为就是人死后化成的。可是,现实生活中我们一般都认为这世界上好人比坏人多,可是死了以后的鬼好像就不是这样。由此可见,死亡这个词,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有了抹不掉的负面印象。这个印象超越空间和时间,任何时候,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这个印象。那么,我们为什么怕死呢?
最重要的一点,应该是我们与世界的连接。有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,我们死了以后,就无法再影响这个世界。从一出生开始,我们就与这个世界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连接。随着渐渐长大,我们认识到我们活着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自己对他人的意义:小孩需要被抚养长大,父母需要有人照顾等等。这就是我们与世界的连接的一种体现。而我们很清楚,当我们死去之后,我们与世界的连接就断开了。
另外还有一点,就是「死亡」对我们来说是未知的。上面也提到了我们会对未知的东西产生恐惧。我们对死亡的认识,都来自于对在我们之前死去的人的观察。但是我们无法得知死去之后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和经历。我认为,伦理学就是建立在我们对于生死的认知之上。试想当我们有一天得知的死后会发生什么事,那么会产生多么翻天覆地的影响!
上面举出了两点并作了简单讨论,不过关于生死观以及背后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,需要我们慢慢去寻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