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学作品中的主题

语文在中小学考试中一直很重视考察对文学作品的「主题」的理解。「主题」是什么意思?按照语文老师的话说,主题就是作者想要通过文学创作表达的东西,包括思想情感等。然而,我认为这样的定义并不够好,有时甚至会妨碍我们真正地认识文学作品。

当我们在阅读和感受文学作品的时候,我们实际在做什么?对于我们来说,文学作品是包含一段信息的材料,而阅读的过程就是这些信息与我们的意识发生碰撞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感受到了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。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,刚才所说的是「作品」而不是「作者」。事实上,在我们还没有接受到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之前,整个材料和信息对于我们都是毫无意义的。最关键的就是发生在我们从材料中接收信息的这一过程。设想材料是我们不认识的语言,那么即使我们看见材料也不明白其中的信息。由此,在理解材料的这一过程中,起决定作用的是读者。语言只是一种媒介,让我们理解材料包含的信息,那么,对于信息的解读呢?显然,这属于一种对信息的「感同身受」。也就是说,它是基于对信息和以往经验的整合和概括得出的。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」说的正是这个情形。这种解读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「主题」了。你可以理解为,它是作品的思想和我们的思想重合的一部分。理解主题的整个过程中都与作者无关。另外,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结论:文学作品的主题是由读者决定的,脱离读者而讨论主题是荒谬的。

然而,我们在语文课上学到的「主题」与上面所讲的有很大的差别,这是怎么回事呢?有一个很重要的线索:语文课上在研究作品主题的时候,老师常常让我们「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去分析」,而作者的时代背景这些信息常常是没有包含在文学作品中的。由此来看,这里所说的「主题」似乎是文学作品对于其作者的主题。更深一步说,是指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中希望传达给当时的读者的主题。为什么要学生去学习这样的主题呢?可能的原因是: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思考自己作为作者创作后给社会带来的影响,还有塑造更为标准的价值观。当然,这样做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:它使我们与作品之间有「距离感」,还会阻碍我们对文学作品提出质疑,并且无法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思考材料和信息对接受者的影响。

说到底,文学作品的作者真的有考虑过自己的作品对于他人的意义吗?或者说,作者创作作品的动机到底是本能的想表达自己,还是想要宣扬自己的思想,以期影响社会呢?这值得我们思考。